洪水渐退田复绿 农垦灾后生产忙(组图)
发布日期:2020-08-10 浏览次数:10518
8月7日的田头,阳光炙热,热风扑面。在皖垦茶业集团敬亭山茶场青草湖分场的水稻田里,种粮大户高先伍正在分棵补种秧苗。几天下来,他已补种20多亩。立秋时节,安徽农垦争日抢时,抓紧灾后生产。
	 
 
敬亭山茶场青草湖分场补种水稻 张志超 摄
8月初以来,出梅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长江和淮河汛情相对稳定,但部分农场仍处在防汛关键期,农垦集团在持续抓好防汛抗洪的同时,抢抓时间恢复灾后生产,按照“灾害损失灾后补、主粮损失副粮补、一产损失二三产补”的工作思路,因场因地因苗分类施策,安排农技人员奔赴田头对农户面对面指导,实行科学救灾、技术复产,做到“水退一处,复绿一处;水退人进,补栽改种”。
	 
 
华阳河农场匀秧移栽 李 龙 摄
对退水较早、受灾较轻的田块,及时补种水稻、大豆等秋季作物,抓紧除涝降渍,加强除草、施肥和病虫害防治。
对退水迟的绝收地块,适时适地改种适应性强、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、鲜食玉米、毛豆、马铃薯、杂豆、速生蔬菜等农作物,努力减少灾害损失。
	 
 
淮南农场农服公司确保农资供应 李 超 摄
同时,农服公司千方百计做好种子、肥料、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保障,确保灾后生产的田管需要。灾后生产期间农服为受灾农场供应种子5000公斤、肥料1432吨,农药5000余瓶。
	 
 
	
	龙亢农场开展施肥作业    李  峰   摄
 
	
截至8月7日,垦区10多个受灾农场共补种水稻1.7万亩,补种改种大豆、高粱、玉米等秋季作物3.2万亩。
	 
 
皖河农场使用无人机高效田管 徐丽燕 摄
	
	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68号通和易居同辉南苑19号楼
                   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68号通和易居同辉南苑19号楼
                 电话:0551-62653170
                    电话:0551-62653170
                 传真:0551-62661623
                    传真:0551-62661623
                 邮编:230061
                    邮编:230061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